麦肯锡工业物联网中心在北京成立(2019-3-1)
麦肯锡工业物联网中心在北京成立(2019-3-1)

当前,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对价值链、各行各业和商业模式具有颠覆性影响。226日,麦肯锡宣布在华成立麦肯锡工业物联网中心,并发布了麦肯锡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撰写的报告《第四次工业革命:制造业技术创新之光》。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、亚洲运营咨询业务及物联网负责人艾家瑞表示,工业物联网应用的最大挑战在于“最后一英里”,尤其是信息技术和运营技术的大规模整合。麦肯锡工业物联网中心通过采用综合且多学科融合的方法,筛选生态系统合作伙伴,为企业员工提供再培训等,帮助中国企业规划和推进全面的端到端数字化转型方案,实现可持续变革。

全球工业企业陷入“试点困境”

物联网产生的经济价值中,有三分之一来自制造业。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,全球很多企业纷纷启动数字化转型,并开展工业物联网技术试点。但根据麦肯锡调研显示,全球超过70%的工业企业深陷“试点困境”,不但企业试点进展缓慢,而且无法实现公司层面的全面转型。同时,约有29%的受访企业表示其试点期已经超过两年,56%的受访企业表示其进行了一至两年的试点,但仍有15%的受访企业表示刚刚步入试点阶段。

工业企业为实现商业价值,必须从试点走向规模化。但根据麦肯锡分析,全球工业企业陷入“试点困境”的原因有很多。例如资源或能力不足,无法进行规模化扩展;缺少长远的数字化战略;试点的商业价值难以证明,导致规模化成本居高不下;规模扩张有限,无法打造“灯塔工厂”;缺少高管层的关注和支持;未借力生态圈内的合作伙伴;缺少业务部门牵头的项目决策等。

《第四次工业革命:制造业技术创新之光》指出,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范式发生转变的主要动力来自互联透明、智能和柔性自动化三大科技趋势。目前,尽管中国在工业物联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,但同样面临与全球企业深陷“试点困境”的重大挑战。艾家瑞认为,工业物联网可为企业带来更多创新、加快服务速度、实现大规模定制并大幅降低成本,对中国企业至关重要。

打造更多的“灯塔工厂”

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、中国区汽车与先进工业咨询业务负责人王平表示,数字化转型和规模化运用工业物联网技术是大势所趋,成功拥抱工业物联网的企业将率先实现突破性增长,实现下一波生产力的提升,成为大幅领先同业的赢家。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,具有门类最齐全、价值链最完整的工业基础,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已经在技术和业务创新方面引领全球,中国企业很可能在工业物联网领域再次引领全球创新。

据介绍,麦肯锡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评选出的16家“灯塔工厂”中,有5家位于中国。麦肯锡资深专家、清华麦肯锡数字化能力发展中心负责人侯文皓指出,中国的5家“灯塔工厂”和欧美“灯塔工厂”在当下技术选择上“英雄所见略同”,实现了数字化技术的互联透明,取得了管理和运营效率提升的速赢效果。同时,通过大规模采用工业物联网技术,获得了客观和持续收入。而且,中国的“灯塔工厂”比欧美同行更重视与人员相关的数字化和自动化技术,旨在提升制造人员效率,提高产品质量。在管理上,“灯塔工厂”在端到端的价值链业务模式创新、敏捷组织再造、“破釜沉舟”的转型理念培养、中西结合的技术生态体系搭建等方面的最佳时间可圈可点。

麦肯锡认为,中国有5家“灯塔工厂”还远远不够,麦肯锡工业物联网中心希望通过“灯塔工厂”成功经验的总结,结合中国实际情况,整合全球优秀专家资源,结合经过上百个用例测试和验证成功的方法,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、工具和培训资源,帮助中国企业摆脱“试点困境”,打造更多的“灯塔工厂”,以期推动工业物联网技术的规模化应用,成功释放数字化转型的巨大价值潜力,进而惠及整个制造业生态圈。(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)

【关闭窗口】


工业控制计算机网站